首页 > 学工动态 > 综合新闻
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传媒学院积极开展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2-19 访问次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校团委积极开展“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青春“燃”窑火,神后启新程——韩潇湘

当青春力量与神垕古镇不期而遇,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就此发生神垕与钧瓷的缘分,源远流长,可追溯至遥远的唐朝。那时,陶瓷工艺在这片土地上悄然萌芽,先民们凭借着对泥土和火焰的独特理解,开启了制瓷的探索之路。岁月流转,到了宋代,钧瓷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钧瓷以其神奇的窑变艺术独步天下,“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奇妙变化,让每一件钧瓷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这种独特的魅力,使钧瓷备受皇家与文人雅士的推崇,成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美誉。从此,神垕与钧瓷紧密相连,窑火成为了小镇的灵魂,见证着它的兴衰荣辱,也铸就了它独特的文化底蕴。


探寻汝瓷之源——王晶晶

走进汝瓷的制作工坊,亲眼见到老师傅们拉坯的娴熟手法,一块普通的泥土在他们手中逐渐有了器型,或圆润的碗盏,或雅致的瓶身,这是匠心的传递。工坊里摆放着不同烧制阶段的汝瓷,未烧制前只是质朴的泥坯,而经过高温烧制,从窑炉中出来的瞬间,那温润的青色绽放开来,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听师傅讲解,知晓汝瓷烧制的不易,从选料到火候把控等诸多环节都容不得丝毫差错,成功率极低,可正是这份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才让汝瓷的美名流传至今。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纷纷挽起袖子,跟着师傅们学习汝瓷制作的基础工艺。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来能捏出有模有样的小物件,过程虽艰辛却充满乐趣。大家围坐在一起交流心得,分享着对汝瓷创新的想法,比如如何将现代的简约图案与传统汝瓷的造型结合,让它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汝瓷文化


宝泉大峡谷:自然之诗,心灵之谷——苏志硕

在中原大地的怀抱中,隐匿着一片未被尘嚣侵扰的净土——宝泉大峡谷。这里,是自然与时光共同雕琢的艺术品,是心灵得以栖息的温柔乡。走进宝泉大峡谷,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群山环抱,层峦叠嶂,云雾缭绕间,山峰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它们或细语轻吟,或奔腾跳跃,为这静谧的山谷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漫步在峡谷之中,每一步都踏着自然的韵律。抬头仰望,峭壁如削,石缝间偶尔探出几抹绿意,那是生命不屈的见证。这里不仅有着绝美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


探寻红色脉络,筑牢思政根基——王天晴

走进焦裕禄纪念馆,馆内丰富的史料、生动的场景复原,让焦裕禄同志的光辉形象跃然眼前。通过多媒体展示,我仿佛看到他在漫天风沙中,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的身影。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可感的真实故事。馆内的VR体验区,让我“置身”于当年兰考的艰苦环境中,亲身体会焦裕禄同志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这种沉浸式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让我深刻理解了“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明白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价值。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红色文化,提升自身思政素养,积极参与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为传承和弘扬河南红色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思政教育在河南大地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豫见河南之开封——于文奇

大相国寺的佛香,弥漫在开封的大街小巷,那是河南文化的独特韵味。青年一代的我们,追寻着这缕香韵,青力青为,只为豫见河南。我们积极投身于大相国寺的公益事业,组织志愿者团队,为贫困地区的儿童送去温暖与关怀,将大相国寺的慈悲精神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开封的夜市,弥漫着烟火的香气,炒凉粉的滋滋声、灌汤包的腾腾热气,都是这座城市独有的味道。青年们穿梭在热闹的街巷,青力青为,只为豫见河南。我们不仅是美食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我们用青春的活力,为开封的美食文化注入新的灵魂,让每一种小吃都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桥梁。我们将开封的美食故事讲给世界听,让更多人因美食而爱上这座城,爱上河南的深厚底蕴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2-19 17: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