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团学工作
团学工作
  

青春“豫”见,共赴未来:青年力量,书写中原发展新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航空与智能制造学院于1月21日-23日积极组织学生观看“青力青为,豫见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我院学生积极探讨,各抒学习感悟。

第一期

传承之光,熠熠生辉

2024级飞机机电设备维修2班

陈梦涛

观看这场非遗盛宴,我深受触动,对河南非遗有了全新的认知。

朱仙镇木版年画以独特的雕刻线条和鲜明色彩,展现中原文化的古朴厚重,背后是匠人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从7岁握笔到30年如一日的传承,张纪中老师对年画的热爱令人动容。

太极拳蕴含东方哲学,从陈家沟走向世界,历经波折申遗成功,如今通过学科建设、创新课程等方式实现年轻化、时尚化。中医针灸起源久远,从新石器时代的砭石萌芽,到《黄帝内经》构建理论体系,再到如今针具丰富、治疗病种增多,传承之路从未停歇。

这些非遗不仅是技艺,更是民族文化的根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肩负传承重任,让非遗在创新中绽放新光彩,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

第二期

新质引领,创启未来

2024级智能机器人技术2班

梁明昂

观“新质引领,创启未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直播,内心满是震撼与感动,收获颇丰。

直播中,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令人钦佩。他们历经20年研制航天面窗,面对太空环境的严苛要求,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凭借使命感、坚持精神和团队力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一到N的突破,保障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助力中国航天一次次刷新纪录。他们不仅展现了强大的科研实力,更彰显了勇攀科技高峰的志气、自主突破的骨气和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底气。

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用数字技术让千年甲骨重获新生,郑州大学布谷学生团队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非遗活化,同样让我看到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完美融合。这些青年学子与科研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向他们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创新思维,面对困难不退缩,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事业中。高校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我们要利用好高校资源,提升自身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场直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鼓舞,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努力拼搏

第三期

青年开麦,追梦路上

2024级智能机器人技术1班

何向龙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的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我观看《青年开麦,追梦路上》后的内心触动。这场节目聚焦青年群体的逐梦之旅,以真实鲜活的影像,展现出梦想熠熠生辉的力量,也映照出当下青年在时代浪潮里,无畏前行、书写不凡人生的热血与担当。

节目中,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粉墨登场,他们身份各异,却怀揣着同样炽热的梦想。来自于郑州师范学院的陈爽,一头扎进乡村助教的世界,即便面对旁人的质疑,也未曾有过丝毫动摇。还有来自河南大学的杨静醉心于豫式英语和河南美食,为了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走街串巷收集资料,耐心向老匠人请教,尝试将英语融入传统工艺,只为留住那份文化根脉。他们在不被看好的小众领域默默耕耘,承受着经济压力与外界的不解,却始终坚定地守护着心中热爱。

《青年开麦,追梦路上》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青年逐梦的热血与坚韧,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在追梦路上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让我们一起

传承非遗匠心之韵

在历史的传承中与时间赛跑

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与担当同行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坚定责任担当

书写青春华章


©2025 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航空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孟港路6号      邮编:45116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28 1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