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2025年招生指南
学校简介
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毗邻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紧邻地铁2号线。
学校规划占地面积856亩,地中海建筑风格的教学楼、实训楼、公寓楼、综合楼、图书馆、艺术中心等均已投入使用。拥有高性能校园网、智能化图书馆、标准化体育场、公寓式学生宿舍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机器人、电子信息、摄影摄像、动画制作、视频剪辑、融媒体、电商直播、数智财务、智能仓配、数智文旅等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学校设有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航空学院、商学院、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区域特色产业,重点建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航空维护、智慧财经、数智传媒与工业互联网六大专业群,现有招生专业27个。
在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得以快速发展,并成功当选中欧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财经商贸数字化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全国绿色算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河南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单位等。
招生咨询方式
学院介绍
人工智能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学院,致力于培养行业企业一线急需、能解决现场综合问题、具备工匠精神、技术精湛的现场工程师,为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
学院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7个专业,现有在校生20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学院教学条件完善,建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实训平台、计算机实训室、电子电工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网络技术实训室等。
学院“聚焦产业找定位、围绕定位谋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与苏州产业园、新华三、和利时、锐捷、凌云光等知名企业建立产业学院或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坚持“岗课赛证融通”,将企业岗位技能、行业企业新技术、新规范融入课程教学,把对“1+X证书”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比赛激发学习热情,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蓝桥杯、“一带一路”云计算大赛及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等重要赛事中取得卓越成绩。
商学院秉承“责任、务实、智慧、进取”的学院理念,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坚持以服务区域发展、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型思维、职业化标准”的高素质、技能型财经商贸专业人才。
学院开设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业财数据应用与管理、航空物流管理7个专业,基本形成“商务+财务+管理”的专业群发展格局。学院财务数智化实训室、电商直播平台、智能物流仓配客实训平台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学院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拥有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还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高级物流服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等“双师型”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95%以上。
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岗课赛证融通和项目化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航空学院是以航空维修、低空经济为核心的工程技术类重点学院,致力于培养具备航空器维修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飞机机电、电子等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故障排除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行器维修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5个专业。拥有一支由本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和飞机维护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学院依托“国家级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与南阳中豫航空产业发展研究院、吉林长昱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吉林宏源道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教师团队、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编写专业教材、共同开展教学评价等,为培养高素质航空人才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传媒学院秉承学校“手脑并用、善言敏行”的校训,紧跟传媒行业发展趋势,坚持与传媒制作企业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传媒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院开设有数字媒体技术、摄影摄像技术、融媒体技术与运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4个专业,涵盖了新媒体制作与视频内容生产、视频编辑制作、融媒体传播管理等领域,初步形成以视频制作和传播为主体的新媒体广播影视专业群。
学院拥有一支由高学历青年教师和业界资深专家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既有国内知名传媒教育专家、全国轻工行指委委员、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又有行业实战经验丰富的业界专家。
学院坚持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建有摄影实训室、直播实训室、视频编辑制作实训室、动画制作实训室和融媒体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此外,学院与国内多家知名传媒机构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智能制造学院是学校响应“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围绕“智能制造”国家战略而成立的二级学院,重点瞄准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操控等智能制造技术,致力于培养智能制造产业急需、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工程化、智能化、管理化”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院目前设有智能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机电技术、智能控制技术4个专业。拥有一支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专业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又有专业功底扎实的青年教师,还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智能制造头部企业,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
校企合作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共建、共享、共赢”原则,与和利时集团、新华三、锐捷网络、图塔机器人等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京东科技、软通动力等行业头部企业探索共建产业学院;与好活集团打造创新链、人才链、数据链、经济链“四链”融合平台。校企双方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建双师团队、共同搭建教育场景、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评价培养效果、共同促进学生就业,为学生实现高品质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资助政策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
服兵役学生学费补偿及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0元。
单独招生专业
学校位置
联系电话:
0371-68107777 0371-68107778
0371-55596577 0371-55598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