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暑期社会实践〡人工智能学院“智创逐光”实践团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9 访问次数:

近日,人工智能学院“智创逐光”实践团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承,青春建功出彩中原"为主题,先后走进河南省科技馆、裴李岗遗址、黄帝故里,开展系列实践活动。队员们在科技殿堂中涵养创新精神,在文明根脉处厚植文化自信,以青年之姿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为中原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注入青春动能。

科技铸魂:在创新沃土中厚植强国之志

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走进河南省科技馆新馆。这座集互动性与沉浸感于一体的科学殿堂,以四层主题建筑为载体,通过宇宙天文、人工智能等六大常设展厅与特色空间,全方位展现科学的磅礴力量。

在宇宙天文展厅,巨大球体建筑将星河浩瀚尽收眼底,队员们在模拟星际穿梭中感悟宇宙规律;"探索与发现"展区内,精密机械装置与互动实验让物理定律变得可触可感,大家亲手操作电磁实验装置,重温法拉第等科学家的探索之路,深刻理解"求实创新、协同攻关"的科学精神。人工智能展厅的前沿技术体验,更是让队员们将专业所学与实践应用无缝衔接,在人机交互中触摸科技前沿,坚定了以智能技术服务社会的信念。

文脉溯源:在文明遗址中筑牢自信之基

循着历史的足迹,实践走进裴李岗遗址,开启对中华早期文明的探寻之旅。作为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这里出土的陶器、石器等文物,生动勾勒出中原农耕文明的初始图景,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佐证。

队员们沿着遗址参观路线,仔细研读遗迹布局与文物复制品,结合史料文献还原先民刀耕火种、繁衍生息的场景。从磨制精细的石斧到纹理古朴的陶壶,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先民与自然共生的智慧,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涵。实践队队员在交流中达成共识: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精神资源,青年一代有责任守护好这些"文明密码",让历史文脉在当代延续。

根脉传承:在华夏源地中探索融合之路

实践队的第三站,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黄帝故里。在中华姓氏广场,姓氏石碑镌刻着血脉传承的密码;轩辕故里祠内,古朴建筑与文物展品诉说着华夏文明的滥觞;黄帝宝鼎坛上,巨鼎巍峨象征着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队员们沉浸式感受"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黄帝文化内核,在姓氏寻根中体悟"家国同构"的民族情怀。

队员们更以科技思维审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路径:探讨如何用数字技术复原黄帝文化场景,如何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姓氏文化传播,让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活力。这"科技+文化"的思考,正是实践队践行"实践创新争先"的生动体现。

青春建功:以实践行动书写出彩答卷

从科技殿堂到文明遗址,从创新探索到文化溯源,人工智能学院智创逐光实践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一次"行走的思政课",更是青年学子践行"四高四争先"的生动实践。队员们在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中,既涵养了创新精神,又厚植了文化自信,更明确了"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原"的奋斗方向。

下一步,人工智能学院“智创逐光”实践队将持续深化实践成果,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路径,让青春在服务河南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谱写新时代出彩中原贡献青春力量!

学校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孟港路6号
邮政编码: 451161
咨询电话: 0371-68107777
扫一扫
关注我们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23 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