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党建动态
我校领导干部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发布时间:2025-10-29 访问次数:


编者按:

10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023日,全会胜利闭幕,会议公报甫一发布就引起郑州智科干部师生热烈反响,迅速掀起了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

01董事长杨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谋划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特别是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将全会精神全面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要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动态优化专业结构,强化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升级联动,着力培养更多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切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02校长王广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未来五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关键五年”。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原则,既是对“十四五”成功实践的经验总结,更是引领“十五五”发展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聚焦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关键突破口,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大力推动专业结构的数字化升级,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扎实做好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为确保“十五五”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03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邵保忠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体会到党对教育事业的战略引领与深远布局。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我校“高起点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我校将以全会精神为根本遵循,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依托“党建+”品牌工程,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利用郑州红色资源与企业实践平台,将科技自强、产教融合的要求具象化为育人实效。同时,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筑牢思想根基,为学校“358”战略实施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努力培养更多德技并修、手脑并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04党委委员、副校长张保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我校加快建设“创业型大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校将紧扣全会精神,聚焦“358”发展战略,系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治理能力提升。一是对标国家“十五五”规划,持续优化“双元双师二维”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专业群与航空港区产业集群的精准对接、协同发展;二是深化与京东、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的实质性合作,推动企业真实项目、真实场景融入课堂与实训,实现教学流程与生产流程有机衔接。同时,以“管理提升年”为契机,完善教师发展与考核评价机制,着力破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瓶颈,全面提升学校治理效能,为迎接高职教育教学发展性评估、冲刺“新双高”建设目标注入持续动能、筑牢人才根基。

05党委委员、副校长韩万兵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战略部署,我深受启发,更感责任重大。作为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我将紧紧围绕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和学校“358”发展战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教学改革与内涵建设。一是深化“双元双师二维”育人模式,推动课程体系与产业标准对接,强化项目式教学与岗位能力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二是依托航空港区产业优势,推进“岗课赛证”融通,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将企业真实任务、技术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做研创”一体贯通;三是以“管理提升年”为抓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激发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学校迎接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能力评价、实现“新双高”建设目标提供坚实支撑,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06教务科研处(图书馆) 齐少波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建设教育强国至关重要,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所聚焦智能科技领域的高职院校,我校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我们将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需求,优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改革教学模式,切实履行好高职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使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07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 秦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作为学生工作者,我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如磐。我会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日常学生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提升团队建设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08纪委副书记、校企合作与就业处处长 周官志

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的部署,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系统升级校企合作机制,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一是持续扩容优质企业资源库,重点对接航空港区产业集群,增强资源适配性与引领性;二是深化“镇企校”协同模式;三是推动教师深入企业参与项目实践,促进技术反哺教学,助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积极搭建校企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企业真实需求融入教学课题,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学校“358”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与机制保障。

09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曾庆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谋划了我国社会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令人鼓舞,催人奋起。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提法、新思想,是党的创新理论又一伟大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组织老师和党员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四中全会的内涵,深刻理解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积极开展交流研讨,先学一步,作出表率。同时,积极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要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促进工作。利用马院的理论优势,举办系列讲座,进行理论宣讲,促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活动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10商学院院长 马荣贵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十五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教育工作者办好职业教育的信心。今后,我们将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群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工匠精神,助力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以教育之力服务国家战略。

11传媒学院院长 张澎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创新。借鉴职业教育制度标准体系建设的经验,传媒职教需要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机制,通过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建产业学院等形式,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需要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引入行业名师与企业专家,通过“传帮带”提升教师队伍的产业适配能力;更需要建立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评价体系,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桎梏,以行业标准和实践成果为导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2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王国敬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意义重大,“十五五”规划为发展锚定方向。全会强调的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等理念,与人工智能领域紧密相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紧跟国家战略,将全会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智能科技人才。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

13航空/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 刘凯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我校的特色与发展方向,我深感全会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刻阐述与我校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教育深度融合,恰恰为我校智能制造与航空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特别是在智能制造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我校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发挥优势,加快学科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创新和深化校企合作,为河南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学校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孟港路6号
邮政编码: 451161
咨询电话: 0371-68107777
扫一扫
关注我们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29 15:36:32